無法早起?先找到有幸福感的動力
稅所弘強調,早睡早起對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,有絕對關聯。若是晚睡晚起,或連續熬夜後大睡一天,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,導致判斷力變弱,意志力不集中。
《時間管理黃金法則》一書作者呂宗昕亦指出,「要談時間管理,應該先回歸到生活管理!」每個上班族都可以擬定一張適合自己的「作息時間表」,而早睡早起,是最能激發黃金體能的作息模式。
所以,如果說時間管理也有所謂的「80/20法則」,那麼最能體現「用20%時間創造80%效益」的,應該就是善用晨間時光了!只要能善用這段腦袋特別靈光、思路特別清晰的時間,一定能事半功倍,在一天開始就跑贏其他人。
儘管早起對於生理及心理的好處並不難理解,為什麼很多人還是知易行難,或是三天打漁、兩天曬網,難以持續?與其說是「欠缺毅力」,倒不如說是沒有用心尋找一個足夠強烈的「動機」,一個讓你足以養成習慣的美好理由。
痞客邦產品經營企劃劉士銘,現在是標準的「陽光男孩」,但其實他也曾是個「城市夜貓族」,起床時間是下午1點,就算常與自行車隊隊友出外騎車,他也老是屬於「遲到組」。
在工作上負責旅遊產品企劃、私底下又熱愛旅遊的劉士銘,去年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深度旅遊與私房景點的圖文。為了讓自己在工作以外,還能擠出一段寧靜時光寫網誌,他不得不調整作息,每天提早半小時起床。隨著作品不斷發表,粉絲數由7萬人,一路攀升到50萬人,分享的成就感讓他愈寫愈起勁,起床的動力也一天強過一天。
如今,劉士銘更迷上清晨的新生與清新感。他每天早起的第一個儀式,就是「在陽光下曬衣服」,感覺陽光的溫度,「彷彿也洗淨昨日的不安與煩躁,讓自己煥然一新,」他形容。
天氣好的日子,劉士銘會逐晨光騎車、慢跑或出外拍照。
「2月拍山櫻花,3月吉野櫻,4月流蘇、百合花,5月油桐花,」劉士銘開心數著說:「早上去,愛怎麼拍就怎麼拍,拍完正好去上班。」
找到喜歡的事,有動力支撐,就能對早起樂此不疲,一點也不「勉強」……更多精采內容請見《2012-03 Cheers雜誌138期早上1小時的魔法:善用它,效率一流零加班》
2012-03Cheers雜誌138期 作者:吳永佳、吳佳珍